消防罐防腐保溫腳手架施工方案
消防系統改造工程704站3#罐(防腐保溫)
腳手架施工方案
編制人:
審核:
審定:
*****有限責任公司
1.編制依據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 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
2.工程概況
2.1工程名稱
消防改造工程 2.2 主要施工方法
罐內壁1.5m以下及罐底(包括內附件)采用無溶劑環(huán)氧涂料二次成膜,防腐層干膜厚度≥300μm。罐內壁1.5m以上及罐頂防腐采用無溶劑環(huán)氧導靜電涂料二次成膜,防腐層干膜厚度≥300μm。罐體外壁采用帶銹防腐漆二道底漆、二道面漆,防腐層干膜總厚度≥120μm。
罐內壁采用噴砂除銹達到Sa2.5級,罐體外壁除銹達到St2級。
罐壁保溫層采用憎水型防水復合硅酸鹽板,保溫層厚度為50mm。固定保溫層、保護層的固定支撐件材料均選用扁鋼(40×4/Q235-B)。用于連接保溫層和固定件之間的連接件選用抽芯鉚釘(φ4mm,L=6mm)或自攻螺釘(M4×12~15)。保溫固定件的防腐除銹等級為St2級,外刷帶銹防腐漆底漆2道,面漆1道。
3.資源供應計劃
3.1人力資源配置
機組長1名、現場負責人1名、施工員1名、質檢員1名、安全員1名、架子工5人。 3.2材料機具配置
4.腳手架搭設材料要求
4.1腳手架各種桿件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3號鋼焊接鋼管,使用生產廠家合格的產品并持有合格證,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Q鋼的規(guī)定,用于立桿、大橫桿、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m,小橫桿1.2m,使用的鋼管不得彎曲、變形、開焊、裂紋等缺陷。
4.2扣件使用生產廠家合格的產品,扣件鍛鑄鐵的技術性能符合《鋼管腳手架》GB15831-1995規(guī)定的要求,對使用的扣件要全數進行檢查,不得有氣孔、砂眼、裂紋、滑絲等缺陷?奂c鋼管的貼合面要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件的接觸良好,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擰緊力矩達到60N*M時扣件不得破壞。 4.3腳手板采用竹跳板,長度為2——3m,厚50mm,寬23~25cm。 4.4腳手架的計算
(一)、基本條件:地面粗糙度為C類,基本風壓WO=0.45KN/m2,立網網目尺寸為3.5cm×3.3cm,繩徑3.2mm,自重0.01KN/m2。
(二)、搭設高度計算:驗算部位應根據風荷載產生彎曲壓應力大小分析確定,故先計算風荷載產生壓力應為σW。
4.4.1σW計算:立網封閉的擋風系數及風載荷體型系數《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近似按以下方法計算ξ=(3.3+3.5)×0.32/(3.3×3.5)×1.05=0.192,1.05為考慮筋繩的影響μS=1.2×0.192=0.23立網傳給立柱的風荷載標準值計算風壓高度系數μZ按C類取值,當H=24時μZ=1.25,當H=5m時μZ=0.54本設計最大搭設高度為16m,故取μZ=1.25。WK=0.7μZμS WO其中μZ——風壓高度系數 μ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 WO——基本風壓 WK=0.7×1.25×0.23×0.45=0.09KN/m2作用于立柱的風線荷載標準值:qWK=WK·L=0.09×1.8=0.162KN/m風荷載產生的彎距按式計算MW=1.4,qWK·h2/10式中Qwk——風線荷載標準值WK——垂直于腳手架表面的風荷載標準值L——腳手架的柱距W——立柱截面的抵抗鉅采用σW——風荷載對所計算立柱段產生的彎曲壓應力,σW=MW/WMW=1.4×0.162×
1.82/10=0.073KN·m在16m高度處立柱段風載荷產生彎曲壓力:σW=MW/W=(0.073×106)/(5.08×103)=14.37N/mm2,在5m高度處立柱段風載荷產生彎曲壓力為σW=14.37×(0.54/1.25)=6.2N/mm2。
4.4.2底層立柱段的軸心壓力、腳手架結構自重、腳手板及施工荷載的軸心壓力(1)、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心壓力NGK由表4-38查得一個柱距范圍內每米高腳手架機構產生的軸心標準值gk=0.134KN/m,則16m高的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軸心壓力標準值NGK=H·gk=16×0.134=2.144KN (2)、腳手架活載產生的軸心壓力 一層腳手架自重Qp=0.3KN/m2(除首層外),每1.8m設一道腳手架板,共九層。
NQ1K=0.5(1b+0.3)·1·∑Qp=0.5(1+0.3)×1.5×0.3×11=3.2KN敞開式腳手的防護材料產生軸心壓查表得(L=1.5m)0.228KN立網重量為0.01×1.5×24=0.36KN∴NQ2K=0.028+0.36=0.588KN二層同時操作,施工均布荷載QK2.03KN/m2查表得施工荷載產生軸心壓力:NQ3K=4.86KN根據活荷產生軸心壓力標準值為NQiK=NQ1K+NQ2K+NQ3K=3.2+0.588+4.86=8.65KN。
4.4.3計算立桿段的軸心壓力值:根據公式計算N=NGK×1.2/K1+NQiK,K1——高度調整系數,K1=0.85N=3.21×1.2/0.85+1.4×8.65=1.66KN3、立柱穩(wěn)定性驗算 立網封閉時,立柱穩(wěn)定應滿足下式:N/ΨA+MW/W≤fc或N≤ΨA(fc-σW) φ——軸心壓桿的穩(wěn)定系數,根據所計算立柱段的比λ=μh/I由表4-37查取I——立柱截面的回轉半徑,應按表4-31查取i=1.58cm μ——計算長度系數,采用M=1.5h——所計算的立柱段的腳手架布距h=1.8m ∴λ=μh/i=1.5×1.8/1.58×10-2=170.8按表4-37得:φ0.225A——立柱截面積,采用A=4.89cm2,fc=205N/mm2ΨA(fc-σW)=0.225×4.89×102(205-14.37) ×10-3=20.97KN>N=16.63(滿足)。
4.4.4、最大允許搭設高度φAfcw=0.225×4.89×102(205-14.37)=20.97KN,Hd=K·[(φAfcw-1.4NQik)/1.2gK]=0.85×[(20.97-1.4×8.65)/(1.2×0.134) ]=47m。
4.4.更多內容請訪問久久建筑網
5、立柱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柱地基承載力應按下列計算P=N/Ab≤fp——立柱基礎底面處平均壓力設計值。N-上部結構至基礎頂面的軸心力設計值。Ab-基礎底面面積。f-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Kb·fK ,f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b-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采用P=16.6/(1.5×0.9)=11.9KN/m2素土承載力基本值為Fo=120KN/m2>P。
4.4.更多內容請訪問久久建筑網
5、結論:滿足搭設要求。
5.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技術措施
5.1施工準備
5.1.1在腳手架搭設之前,由技術負責人依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向專業(yè)班組長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并履行交底的簽字手續(xù),各持一份,互相監(jiān)督,由專業(yè)班組長向操作人員進行班前技術交底,并做好交底記錄。
5.1.2按對腳手架使用的各種材料的要求,對使用的材料進行全數檢查、驗收,方準進場使用,并進入現場后分類堆放整齊。
5.1.2搭拆腳手架的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勞動部門培訓合格發(fā)證,持證上崗。
5.2腳手架的基礎
5.2.1腳手架搭設前基礎要平整夯實,才能做腳手架基礎。
5.2.2回填土夯實后,上面鋪設厚度50mm的0.2×3m木腳手板,之后按設計的立桿間距進行放線定位,鋪設木腳手板要平穩(wěn),不得懸空。
5.3腳手架結構技術要求
5.3.1內壁才用滿堂架,外壁采用雙排架。高度為15.8m,腳手架里側立桿距罐壁200mm,立桿排距1.2m,立桿縱距2.4m,大橫桿步距1.8m,在搭設過程中立桿要搭設在大橫桿的外側,相鄰兩根桿件接頭要相互錯開一步且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立桿搭設要垂直,橫桿搭設要水平,立桿搭設垂直度為1/400,全高不大于±50mm,大橫桿搭設要水平,全長水平差不大于±20mm,立桿的縱距排距偏差不大于±20mm,小橫桿外側伸出架體的長度為140mm,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500mm。距地面200mm處設掃地桿。
5.3.2開始搭設時,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到搭設完成后,根據現場情況拆除。
5.3.3剪刀撐采用6米的鋼管搭設,立桿7根、大橫桿7根為一組剪刀撐,每隔6根設置一組與地面成45度角,腳手架兩端轉角處兩側設置,每組剪刀撐上下要連續(xù)設置,斜撐除兩端用回轉扣件與立桿、大橫桿扣緊外,在中間要增加2個扣件扣牢,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結點的距離不得大于150mm,最下邊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離不大于200mm,剪刀撐桿件的搭接長度為1000mm,用三個扣件扣牢,扣件扣在鋼管端頭處不小于10cm處。剪刀撐下端一定要落地。
5.3.4腳手板的鋪設,施工操作層的腳手架必須鋪滿、鋪穩(wěn)、鋪嚴,距離墻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又空隙和探頭板。
5.3.5腳手架體2米以上采用密目網垂直封閉。
5.3.6罐外防腐保溫施工所用腳手架搭設完成后經認可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
5.4腳手架拆除技術措施
5.4.1外腳手架拆除前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對架子工程進行全面檢查,防腐保溫施工完畢后,腳手架方可拆除。
5.4.2拆除腳手架應設置警戒,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通行和地面操作人員通行,并有專人負責。
5.4.3長立桿、斜桿的拆除應由二人配合進行,不宜單獨作業(yè),下班是應檢查是否牢固,必要時應加設臨時固定支撐,防止意為。
5.4.4拆除外架前應將通道上的存留材料雜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裝后拆,后裝先拆的順序。
5.4.5拆立桿要先扶住立桿在拆后兩個扣件,拆除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兩端扣件。
5.4.6拆除順序為:安全網——防護欄桿——剪刀撐——腳手板——打橫桿——小橫桿——立桿,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準上下同時作業(yè)。
5.4.7如遇強風、雨、雪等氣候,不能進行外架拆除。
5.4.8拆卸的鋼管與扣件應分類堆放,嚴禁高空拋擲。
六、施工安全及人員健康保證措施
6.1.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穿著勞保服裝。
6.2.在施工之前,由工程項目經理部安全負責人向施工人員進行“五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工程施工中的危險環(huán)節(jié)。
6.3.所有進行特種作業(yè)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且證件有效。
6.4.在進行吊裝作業(yè)時,必須有專人指揮,起重臂及重物下嚴禁站人,重物吊裝到位后,應擺放穩(wěn)固。
6.5.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危險部位應掛安全警示標志。
6.6.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對磨光機等應有護罩,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罩,確保員工身體健康。
七、文明施工與環(huán)境保護措施
7.1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明顯的標牌,標明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開、竣工日期等。
7.2施工機械應當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規(guī)定的位置和線路設置,不得任意侵占場內道路。
7.3保證施工現場道路暢通,保持場容場貌的整潔和周圍的植被,隨時清理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