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皇裔宗祠趙氏宗祠菉猗堂。

菉猗堂保存完好的蠔殼外墻。
全省唯一皇族古村落內
本報珠海訊 (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江文宇攝影報道)昨日,記者從珠海市斗門區(qū)獲悉,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宋皇裔宗祠菉猗堂古建筑群近日正式動工修繕,預計投資超過600萬元,按照“修舊如舊”原則,計劃明年5月完工。記者同時了解到,菉猗堂古建筑群目前已經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相關審批工作已進入倒計時。經全面重新修繕后,有關方面計劃將古建筑群以及南宋皇室后裔的趙家莊整體開發(fā)為以反映宋王朝皇室變遷為主線的旅游景點,打造成可與“蘇州園林”相媲美的皇家莊園。
全省唯一皇族古村落
位于珠海斗門的南門村從明朝永樂建村至今已有600年,該村是廣東省唯一“皇族古村落”。南門村現有6000多名居民,其中八成為趙姓,均以宋朝皇族后裔自居。據介紹,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三弟是魏王趙匡美,而南門村趙氏子孫,便是魏王趙匡美的后人。1234年,魏王趙匡美的第八代孫趙懌夫到廣東任香山縣縣令,任職3年,死于任上。其三子趙時鏦在崖門之戰(zhàn)后,避禍隱居斗門大赤坎。趙時鏦的子孫后代在大赤坎生活了數十年后,又于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遷居今天的斗門南門村。
菉猗堂修舊如舊
在這個古老的村落里有坐落在村中的古建筑群五祠;古木參天的后花園盡是古松、古柏、石榕;兩條分別縱橫南門村的古色古香的石門街;建于清末年間的磚木混合的10多處民宅。
在南門村眾多的古建筑中,趙氏祖祠菉猗堂最為矚目。菉猗堂氣象巍峨,整體結構嚴謹凝重,古樸典雅。菉猗堂建筑群主要包括菉猗堂、逸峰趙公祠、山趙公祠,每個祠堂基本格局為三進三間四合式。據斗門區(qū)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顯示,它始建于明代景泰5年(1454年),是魏王趙匡美的第15代后人趙隆以其曾祖父的別名“菉猗”立祠紀念,從1454年到1997年間曾幾次重修。
由于歷史原因,菉猗堂建筑群以前曾作為祭祖和小學校舍使用,目前祠堂各處已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現有的雕刻、壁畫不少是村民后來仿造的。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此次修繕工程將做到原來的建筑平面布局、造型和藝術風格等形制均將原樣保存。